所谓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的“两对半”检查的五项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
根据临床调查,对待“小三阳”患者,有三种情况需要分清楚:
第一,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B超等均长期正常,说明病毒已不复制,无传染性,无需隔离与治疗。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60%-70%,目前国内外尚无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第二,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残留期。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20%,目前国内对此种患者最容易忽视。如果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第三,最严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肝功能不正常,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它的特点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这种“小三阳”反而比“大三阳”严重,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更高。
人们往往认为吃饭是乙肝传播的最大途径,这是错误的。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不会传播乙肝。只有当传染者和被传染者都有胃肠道粘膜破损的情况下,共餐才有可能引起传染。而这种几率也是比较低的。
肝囊网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