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明,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肝硬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到目前为止,肝硬化可以按照病因、病理形态分别分为若干类别。
1、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如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在欧美国家,酒精中毒是肝硬化发病主要因素,近年来在我国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男性每日饮白酒160克连续到8年,或每天饮一晶脱威士忌或是等量啤酒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硬化。引起女性酒精性肝硬化所需酒量比男性少,提示体液、激素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南方在过去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后,随血液循环至门静脉,在门静脉系血管内生长发育。成熟产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在早期,肝内形成结节,纤维增生;在晚期,由于反复感染和严重的虫卵沉着于肝内,逐渐形成肝硬化。
2、按病理形态分类可分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为肝内小叶结构尚未完全改建的早期硬变)。
国际上按形态将肝硬化分为: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及不全分隔型肝硬化(为肝内小叶结构尚未完全改建的早期硬变)。我国常采用的是结合病因、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的综合分类方法,分为: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和色素性肝硬化等。以上除坏死后性相当于大结节及大小结节混合型外,其余均相当于小结节型。其中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其次为坏死后性肝硬化。其它类型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