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熊去氧胆酸(Ul)CA):UD(二A为肠肝循环药物,口服后主要由回肠迅速吸收,在肝内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从胆汁排入小肠,参加肠肝循环。由于仅有少量药物进入体循环,因此血药浓度很低。Ul兀A能增加胆汁酸的分泌,同时导致胆汁酸成分变化,使本药品在胆汁中的含量增加,显着降低人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克分子数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UDCA的治疗作用与其在胆汁中的浓度有关,与血浆浓度无关。目前认为该药是治疗PBC的首选药物。UD(二A治疗PBC的作用机制包括细胞保护、免疫调节、利胆和抑制胆酸诱导的细胞毒性等作用。用法:13一15mg/(kg·d),口服。需长期服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荟萃分析表明,皮质激素合用Ul兀A治疗并不优于单用Ul兀A,而且增加了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但是对于早期(I、n期)PBC单用Ul)CA效果不佳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考虑皮质激素治疗。一般多采用强的松龙30mg/d,每2周减少剂量,最后维持至10mg/d。近年国外采用不良反应较低的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代替强的松龙,该药是在传统糖皮质激素的街核的16。和(或)17。位引人脂溶性基团,使之在肝脏中更易代谢灭活,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轻微,循环中皮质醇浓度较低,全身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国外该药的商品名为Budenofalk,口服3mg,3次/天,已用于治疗PBC,患者的疹痒、乏力、ALP及其他有关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其仍然有加速骨质疏松不良反应,其与Ul)CA合用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皮质激素对晚期患者无治疗效果,且弊大于利。
(3)免疫抑制剂:过去曾采用多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苯丁酸氮芥、硫哇嚓吟、甲氨蝶吟和环抱素A。近期严格的随机临床实验资料证实这些药物效果多不理想。最新的2008年EASL(欧洲肝病学会)关于PBC药物治疗指南提出:研究显示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胞素A、甲氨蝶吟、苯丁酸氮芥以及麦考酚酸吗乙酷长期应用可能有效、无效或即姿存在潜在危害,因而不推荐为P13C的标准治疗。
(4)抗纤维化药物:抑制纤维化的药物如铜鳌合剂DZ一青霉胺、秋水仙碱等治疗。近期严格的随机临床实验资料证实这些药物效果不理想。秋水仙碱在PBC治疗中的地位次于UDCA。与UDCA单独应用相比,秋水仙碱与UDCA的联合应用并不能显着改善患者症状、血清肝脏指标、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脏组织学。因此,目前不推荐UDCA治疗PBC时联用秋水仙碱。D一青霉胺对PBC的治疗无效,且具有严重的副作用。
(5)利胆类药物:l)谷胧甘肤:现知谷胧甘肤及其结合物是促非胆汁酸依赖胆汁流的主要成分,这两者的缺少可导致肝内胆汁淤积。这一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妊娠期胆汁淤积、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胆汁淤积等,一些多中心随机双盲数百例的研究证明了它的效用。一般是50omg加于5%糖水500ml或250ml内静滴,每日2次,连续2周,以后改口服同一剂量的片剂达1一2月,痰痒、乏力有改善,血清胆红素、ALP及ALT下降。肝硬化患者常有腺昔蛋氨酸合成酶活性降低,肝内谷胧甘肤含量减少,补充腺昔蛋氨酸后转甲基化及转硫基化均见改善,肝内谷胧甘肤明显提高。2)中药治疗:中药有利胆退黄、降酶作用,也可应用于PBC的治疗,但缺乏循证医学有效证据。国内邱德凯等报道过一方剂:柴胡10g、白芍10g、茵陈15g、黑山桅10g、郁金15g、垂盆草15g、玄参15g、丹参15g、生大黄10g。柴胡、白芍保护肝细胞,柴胡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酷,还有刺激内源性皮质激素分泌的作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与炎症分质;茵陈、郁金、生大黄促胆汁分泌,黑山桅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垂盆草、玄参降低肝酶;丹参有钙通道阻滞剂及抗氧自由基作用,并改善微循环;生大黄促进肠蠕动导致泻,中断肠肝循环,这一作用在胆汁淤积中特别重要,正常情况下,胆汁酸池约3一5g,肠肝循环每日6一8次,胆盐的分泌每日约18一40g,生大黄中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在整体治疗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生大黄还松弛Oddi括约肌,对肝外胆管梗阻有结石者亦有排出结石之效,该方对肝外胆汁淤积非癌肿引起者也可应用。
(6)其他药物:马洛替酯、安眠药、益肝灵和阿伐他汀在PBC的治疗中是无效的。舒林酸、PPARa激动剂苯扎贝特可改善部分对Ul)CA反应不完全的患者血清肝功能。苯扎贝特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有报道2个乳腺癌术后的女性PBC患者三苯氧胺治疗后ALP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也有试验观察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PBC。单独应用拉米夫定或联合应用齐多夫定的临床和生化疗效较小。抗病毒药可改善某些肝脏组织学,但该发现还有待于进一步随机试验证实。来源:安徽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