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慢性乙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起病比较急的无症状型肝炎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容易使得乙肝慢性化,新生儿感染乙肝,长大后成为慢性乙肝携带者的几率也很大,还有以前得过肝炎的患者,再次感染乙肝病毒,也会比较容易使得乙肝慢性化。那么慢性化后的乙肝患者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有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1、 消化系统问题:肝脏的不适会引起脾胃的不适,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 肝区疼痛:这是乙肝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3、 肝纤维化症状:慢性乙肝很容易发生肝纤维化,尤其是慢性的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因此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有肝小叶结构的破坏(肝再生结节),则称为肝硬化。但是,在临床上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因为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4、 脾肿大:慢性乙肝患者可以出现脾肿大的症状。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多无明显肿大,以后可因脾脏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以及门静脉高压。脾脏淤血,引起脾脏肿大。
5.黄疸症状: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由于肝功能受损,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黄。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但是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慢性乙肝患者应该进行积极地治疗,还要注意加强日常的保健工作,当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要及时检查和就医,避免病情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饮食的均衡营养,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修养与运动有利于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