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难治,索性不治”在不少乙肝患者中持这种观点的不乏其人。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这种讳疾忌医的态度实际上是源于对乙肝认识的不足,源于对医学认识的不足。
据健康报8月26日报道称,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开展的首次全国全方位乙肝患者现状调查分析近期全部完成。调查共收到覆盖全国范围的2203份答卷,其中1684份为有效答卷。调查发现,我国乙肝患者对于乙肝有一定的认知,但仍存在较大误区。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者中,有70%的人能正确认识到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 98%的人能正确理解“耐药会影响到乙肝治疗”,但仍有近50%的人错误地认为“保肝治疗最重要”,30%的人认为乙肝“可以痊愈”, 20%的人认为“不发病不需要治疗”,5%的人甚至极端地认为乙肝“基本上治也等于白治”。
对此,专家表示,乙肝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对待,及时监测,慎重选择药物,至少能控制病毒,防止肝损害,防治肝纤维化发生。此外,很多人认为,绝大多数的慢性病毒携带者及慢性乙肝患者即使不进行治疗也能平安地度过一生,这个观点导致的后果可以说是致命的。对于乙肝患者而言,通过治疗,“去掉病毒传染性”、“去掉病毒繁殖能力”、“防止病毒对肝脏伤害”只要达到这3个目标,肝脏就不会有问题,乙肝患者也可变成健康携带者,与病毒长期“和平共处”,也不会传染到其他人。
据悉,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不断复制而引起的长期进展性疾病,关键是要抗病毒治疗,而不是保肝治疗。目前世界各国乙肝治疗指南均确定,慢性乙肝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只有病毒复制得到抑制,病毒载量降到检测限以下,才能降低患者的传染性,并降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在面对疾病的同时,患者常常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患者认为有根治肝病的灵丹妙药存在,这样的患者常常容易被虚假广告及游医所欺骗;而另一部分患者则认为没多大关系,可以不接受治疗,这样则导致病毒在体内存在过久而使病情加重。”专家指出,“乙肝病情的发展像是爬‘金字塔’,爬得越高,病情越重。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毒可能与肝细胞的基因产生整合。一旦发生这种现象,治疗难度就会明显加大。如果长期无视病毒的肆虐,轻微的病变就会加重,即使不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也难保不诱发其他的身体疾病。”
专家表示,“整个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全人类对不同疾病从不认识到认识到最终战胜的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相对于其他自然科学而言,医学科学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挫折的更大的承受能力,因为人类文明程度不断地提高要求医学科学不断地进步,毫无疑问,这种进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有目共睹的。
很多年以前,人类就发现了肝炎这种疾病,后来知道了其病因是肝炎病毒,而直到四十年前都不知道究竟有几种肝炎病毒。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有人成功地发现并分离出乙肝病毒,到现在人类至少已经掌握了甲、乙、丙、丁、戊数种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及其病理学理论。到如今临床已经能够十分便捷地用一种被称为“两对半”的检测方式来准确无误地找到乙肝病毒在体内是否存在的血清学证据,存在乙肝病毒的可进一步检查来确定是病毒携带者或肝炎患者以决定需要积极治疗或暂时观察,没有感染的可进行免疫预防注射。”
因此,认为“乙肝难治,索性不治”、“乙肝基本上等于白治”的患者实际上是源于对乙肝和医学认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