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和乙肝虽然都属于肝炎,但仅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区别,由于两种疾病早期症状有很大的相似,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不能很好的辨别。那么,甲肝与乙肝到底应该如何区别呢?带着这个疑问,下面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般病人在发病2~3周后,随着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液和粪便的传染性即可消失,长期携带病毒者极少见。患甲型肝炎后,患者对同型肝炎病毒获得免疫力,可维持多年。因此,预防甲肝的主要措施是注意饮食卫生,隔离病人,保护水源,尽量减少和病人的密切接触,对病人的排泄物、食具、床单、衣物等进行认真消毒。
乙肝的重要传染途径是输血或注射。如果输入染有病毒的血液、血制品或使用染有病毒的注射器及医疗器具,等,均可被传染。母婴传播也是重要传播途径,包括经胎盘、分娩、哺乳等方式传播。某些生活习惯和行为也可传播。如共用牙具、共用刀具刮脸,乙肝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由于在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和精液中也可检测出乙肝病毒的外壳成分,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所以夫妻生活、吸血昆虫叮咬及粪——口途径也有可能传播,但目前缺少充分的根据。预防乙肝的措施,主要是阻止乙肝病毒进入正常人的血液。如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对血液制品严格检查,病人的血液、分泌物以及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器具、物品应严格灭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灸针。特别是注意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避免乙肝病毒通过伤口进入血液。要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对于母亲是乙肝病毒阳性的感染者,及时使用乙肝疫苗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