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慢性乙肝患者需要治疗?初始治疗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药物?什么时候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何调整治疗方案?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停药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以“起点”“拐点”和“终点”作为比喻,我国肝病专家首次提出了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路线图”概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上周末在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许多乙肝患者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期不科学,又缺乏坚持用药的耐心。乙肝治疗“路线图”,实际上是期待在国内外乙肝药物临床试验基础上,让医患双方能够共同建立起一个“全病程管理”意识,以达到乙肝治疗的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药物选对路 坚持足够疗程
乙肝治疗“路线图”重申,应该按照我国乙肝《防治指南》的要求,严格掌握e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不同适应征,选择一个抑制病毒力强、血清学转换率高、安全性良好、病毒耐药发生率低的抗病毒药物,并坚持足够的疗程。“如果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至少应坚持2-3年或更长时间,而且达标后也需要定期去医院随访监测。”庄辉院士强调说。
“拐点”搞清楚 及时调整方案
此幅“路线图”最引人关注的一点,是关于乙肝治疗的“拐点”何在,即每个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个体策略是否需要不断调整,以及在什么时间节点、如何进行调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和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以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为例指出,服药24周是一个重要“拐点”:若此时乙肝病毒DNA(核酸)降到检测不到,或病毒载量低于300个单位,患者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同时可延长随访间隔;若此时乙肝病毒载量降到300-1000个单位之间,患者需要加强随访,必要时要考虑调整治疗方案;若此时乙肝病毒载量仍高于1000个单位者,则需要缩短随访间隔,同时加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或干脆换药。
有临床资料证实,乙肝抗病毒治疗24周时的病毒抑制“成果”,与患者2年后的疗效呈密切相关。如使用替比夫定24周获得强效抑制病毒的话,其两年后检测不到乙肝病毒DNA(核酸)者占82%,46%的e抗原阳性患者实现血清转换,且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生耐药情况。
“金牌”不易拿 争取最好疗效
庄辉院士、侯金林教授进一步解释说,乙肝治疗如能实现表面抗原转换当然是最好的结果,这相当于运动员赢得了金牌;如果实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相当于赢得了银牌;如果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并使乙肝病毒的DNA(核酸)转阴,则相当于赢得了铜牌。“一味追求表面抗原转换对大多数患者说来并不现实,这就好像只有极少数运动员能拿到金牌一样。”专家们希望慢性乙肝患者能够对治病目标有一个科学的预期,不轻信误导,不半途而废,坚持正确的抗病毒治疗,以争取达到最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