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怎么把握正确治疗脂肪肝方法呢?
多人在健康体检时查出了脂肪肝。由于这些人大多没什么症状,以至于误认为脂肪肝不是病。实际上,脂肪肝不仅是病,更由于其隐蔽性,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恶化。
脂肪肝按其发展进程,一般是从单纯性脂肪肝开始,逐渐发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1。单纯性脂肪肝及时治可完全恢复
单纯性脂肪肝是脂肪肝发生最初的阶段。由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吃得多、动得少)、酗酒、药物和化学毒物的损伤等,造成肝脏脂肪代谢出现了异常,脂肪开始在肝细胞内堆积。
单纯性脂肪肝可无临床表现,容易被患者忽视,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疲乏感、食欲差、恶心、口臭、腹胀、便秘等,通过B超等检查可被发现。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肝区不适或隐痛等,还可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单纯性脂肪肝阶段尚未出现肝细胞损伤,肝功和转氨酶等都完全正常。这是脂肪肝防治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危险阶段,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治疗上相对简单。首先,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治疗的根本。这个时期的脂肪肝患者大多可以通过减肥、戒酒、控制脂肪摄入、避免有害物质暴露等途径给肝脏“减肥”,让肝脏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影像学或者肝穿刺检查认为脂肪肝比较严重时,可以辅以药物治疗,如补充肝脏代谢所需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双环醇等保护肝细胞膜等药物。如果患者体重指数、血压、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判断,属于代谢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那么还应该及时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胰岛细胞的“工作压力”,推迟或消除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在单纯性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需要病人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需要贯彻终身,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
2。脂肪型肝炎治疗后多数可恢复
脂肪型肝炎是单纯性脂肪肝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肝细胞脂肪堆积进一步增多,致使一部分肝细胞开始被破坏、肝功受到影响、转氨酶开始升高的阶段。虽然这个时候脂肪肝已经逐渐露出了狰狞面目,但患者却往往只有轻微症状。这也是脂肪肝危险的原因之一。
与其他肝病引起的转氨酶升高不同,这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患者转氨酶升高通常为轻度,持续时间长,通常无临床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进展性肝病。初次肝活检发现肝纤维化和肝内铁含量过多是预示肝硬化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而肝纤维化明显或桥状纤维化是NASH快速进展为肝硬化的标志。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30kg/m2,AST/ALT比值》1,以及2型糖尿病为间隔纤维化或肝硬化的危险因素。脂肪性肝硬化时肝细胞内脂滴及炎症有时可完全消退,所以NASH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病因。
在这一阶段,基础治疗与单纯性脂肪肝大致相同,纠正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仍十分重要。除此之外,保肝药物辅助治疗很重要。尽管脂肪型肝炎经过正确规范的治疗也能够基本恢复正常,但比起单纯性脂肪肝的治疗要困难得多,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而且年龄越大、身体基础越差的恢复得越慢。
3。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要掌握好时机
近来研究发现,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脂肪肝与肝硬化常相继发生或合并存在,因此脂肪肝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脂肪肝的类型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根据肝细胞内脂滴大小不同,病理分为大泡性脂肪肝和小泡性脂肪肝;大泡性脂肪肝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关系密切。大泡性脂肪肝病因不同,所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概率和进程亦不同。临床上根据其病因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后者主要由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药物、毒物及营养不良等所致。
单纯性脂肪肝亦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并非如既往所认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为良性病变,不会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才会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但与酒精性肝炎相比程度较轻,进展较慢,肝硬化发生率较低。长期大量服用雌激素、安碘酮等类药物及小肠旁路手术等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可能性比糖尿病、肥胖症所致者为大。
现认为抗纤维化治疗应提前到与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否则待肝纤维化业已形成后再促进其吸收或降解则相当困难。目前认为对其处理可分几个步骤:去除刺激因素,减轻肝脏炎症;干扰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增加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和增殖;提高肝细胞功能,增加肝细胞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