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很多人一天三顿都少不了食用脂肪,长期下来,脂肪肝就出来了,这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关于脂肪肝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脂肪肝的五大危害:
1、诱发和加重冠心病、高血压
动脉硬化与冠心病、高血压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2、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这是一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发展。肝细胞中脂滴增多,使肝细胞脂肪变性、肿大,细胞核被挤压偏离中心。脂肪的代谢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脂肪向细胞外运输主要通过光面内质网,脂肪在肝细胞内的堆积进一步加重线粒体和内质网的负担降低其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营养素、激素、维生素的代谢。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3、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度增加,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因其分子量极小,很容易穿过动脉血管内膜在血管壁沉淀,使动脉弹性降低,柔韧性减弱,管径变窄,最终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4、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
各种肝病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肝硬化,脂肪肝也不例外,肝硬化继发肝细胞癌的机率较高。肝硬化又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那就离生命的终结不远了。
5、脑病脂肪肝综合征(Reye综合征)
Reye综合征又称内脏脂肪变性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损伤和酶活性丧失是其病理基础。病理改变主要是弥漫性脑水肿和重度的肝脂肪变性,肝脏肿大,质地坚实。伴有显著的脑症状:抽搐、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该病死亡率高达70-80%。
知道了脂肪肝的严重危害,这就需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治脂肪肝的发生。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运动,远离疾病的侵袭。
脂肪肝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合理膳食
调整膳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植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科学饮食原则,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
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戒酒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摄食、进零食(特别是甜性零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避免扰乱代谢功能,诱发肥胖、糖尿病等的发生。对于嗜酒者来说,彻底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唯一方法。
3、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
人体对于多余热量的利用,除了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为了健康的需要,应根据自身情况坚持参加运动并持之以恒,可视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
4、慎重选择用药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所以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特别不要随便吃广告上宣传的所谓保健类的药物,对出现有症状的脂肪肝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脂肪肝的不同分度的防治措施:
轻—中度脂肪肝治疗应从控制饮食入手,不能吃得过饱,更不能暴饮暴食,每餐吃八成饱即可。要以减轻体重为原则,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提倡高蛋白、低糖、低脂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脂肪及甜食,拒绝饮酒,多吃蔬菜,适量食用水果(有些水果含糖较多),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适当参加体育运动,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水平,这样脂肪肝即可逐渐好转。脂肪肝的药物治疗时间较长,轻度脂肪肝疗程在1个月左右,而中—重度脂肪肝疗程往往在3个月以上。
中—重度脂肪肝常有腹胀、乏力、右上腹剧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如长期患脂肪肝,脂肪颗粒还可能会因脂肪囊泡破裂而进入血液引起脑、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或静脉高压及胆汁淤积。重度脂肪肝更需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重饮食和运动,还应合使用保肝和降脂的药物。
轻—中度脂肪肝往往无任何症状,或偶尔感到肝区不适,肝功能只有轻度异常,因此难以引起人们重视,忽略了治疗。然而,随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轻度脂肪肝会发展到中度乃至重度,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轻—中度脂肪肝治疗应从控制饮食入手,不能吃得过饱,更不能暴饮暴食,每餐吃八成饱即可。
要以减轻体重为原则,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提倡高蛋白、低糖、低脂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脂肪及甜食,拒绝饮酒,多吃蔬菜,适量食用水果(有些水果含糖较多),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适当参加体育运动,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水平,这样脂肪肝即可逐渐好转。脂肪肝的药物治疗时间较长,轻度脂肪肝疗程在1个月左右,而中—重度脂肪肝疗程往往在3个月以上。
中—重度脂肪肝常有腹胀、乏力、右上腹剧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如长期患脂肪肝,脂肪颗粒还可能会因脂肪囊泡破裂而进入血液引起脑、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或静脉高压及胆汁淤积。重度脂肪肝更需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重饮食和运动,还应合使用保肝和降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