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我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脂肪肝的治疗方面应遵循综合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去除病因以及使用保肝药物。其中第一条原则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最根本方法。然而,在很多人因工作性质等原因难以改变生活方式时,如何选择去脂保肝药物也变得尤为重要。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因此脂肪肝的检查就变得尤为重要。
实验室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bapoeapo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弥漫性脂肪肝的超声波图像主要表现为回声波衰减按其衰减的程度脂肪肝可分为3种
(1)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仍可见
(2)中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管状结构模糊
(3)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回声明显衰减管状结构不清无法辨认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灵敏度达95%
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生活不规律、多吃少动、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都是导致脂肪肝发生的原因。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许多轻度脂肪肝病人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容易忽视,脂肪肝仍然悄悄地继续发展,从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其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不容乐观。
据脂肪肝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肝是脂肪组织在肝脏的过度储积引起,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代谢综合征包括脂肪肝、肥胖/超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其他各部分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引起疾病进展,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外,3%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还会因其常伴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远期可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多并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脂肪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定期体检是发现脂肪肝最有效的方法
脂肪肝已成为现今人们健康状态的“晴雨表”。定期体检是发现脂肪肝最为有效的方法。影像学检查中的b超可初步诊断脂肪肝并判断其程度,敏感度较高,患者容易接受,因此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除此以外,影像学检查中的ct、核磁共振等也是检测脂肪肝的有效手段,可半定量地监测脂肪肝的程度。肝穿刺活检可确诊脂肪肝并判断其病变严重程度。血液生化检验中,脂肪性肝炎最常见的是轻度的转氨酶升高,大多为正常上限的2至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