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在治疗时以及治疗后在饮食保健上要注意什么,这里为乙肝患者推荐了几个适合乙肝患者的食疗方法,患者配以合理的食疗,在病情上是肯定是帮助的,乙肝患者们可以试试。
1、黑木耳汤
取材黑木耳。用黑木耳煎汤代替茶饮,可加适量的白糖,此汤可以小量的长期饮用。此方使用于乙肝患者恢复期无湿热者。
2、茵陈粥
取材茵陈以及粳米。茵陈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汤稠后,加少量白糖再稍煮一沸即可。此粥一日可食2到3次,7到10天视为一个疗程。此方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3、玉米须茵陈汤
取材玉米须、茵陈、车前草。将玉米须、茵陈以及车前草一起浓煎去渣,加适量白糖,每次服用量为200ml,每日可服用3到5次。此方适用于淤胆型肝炎。
4、田基黄煲鸡蛋
取材田基黄以及鸡蛋。田基黄跟鸡蛋同时煲煮,饮汤吃蛋。此方治疗急性以及慢性肝炎。
5、泥鳅粉
取材泥鳅。将泥鳅烘干,焙末,在饭后服用。此方使用于慢性肝炎患者。
6、枸杞鸡蛋羹
取材鸡蛋以及枸杞。将蛋去壳,加枸杞,少量精盐,加水适量搅匀后隔水蒸熟后食用。此方适用于慢性肝炎。
乙肝预防措施
一管理传染源
对于乙型肝炎病人可不定隔离日期,对于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稳定就可以出院,对恢复期HBsAg携带者应定期随访。对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及保育人员,应每年定期作健康体检,急性期患者痊愈后半年内持续正常,HBsAg转阴者,可恢复原工作。慢性患者应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病例未确诊前,应暂停原工作。按国家规定要求,严格筛选献血员。
HBsAg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无肝炎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此类人员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所用食具、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与不清楚是否携带乙肝病毒的人进行性行为前应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正确地使用避孕套,可以减低感染的机会。
不用他人的有可能与血液及体液接触的私人物品,如牙刷(刷牙出血)、剃刀及针筒。
对纹身、纹眉、穿耳洞、针灸、脱痣等接触血液的手术谨慎对待,尤其不应使用消毒不合格的仪器进行,尽量使用“用后即弃”(一次性)的器具。
如工作需要与病者接触,应实行一些安全措施。如会接触大量病者的血液及体液,应戴上手套、面罩和保护外衣。也可用稀释的家用漂白水(1份漂白水加49份水)消毒受血液染污的物品。
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医源性传播,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对带血污染物品彻底消毒处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三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中国仍有1.2亿乙肝带菌者针对乙型肝炎可以种疫苗。儿童和青少年均应该免疫。如果家庭或伴侣中有人患有乙肝,应对其家人或伴侣等常接触者接种疫苗。医务人员、接受点滴的人、性交杂乱的人、滥用毒品的人也尤其应该免疫。为了防止生育时的感染在婴儿出生后12小时后还可以接受乙型肝炎的疫苗。这个婴儿免疫必须在一个月和半年后相继重复才能达到完全免疫。
注射有效对抗乙型肝炎的疫苗。免疫注射的程序包括三次疫苗注射,注射程序分别为0、1及6个月。按以上程序完成三次注射后应该再检验是否产生表面抗体,通常无须再接受加强剂注射。任何有条件的人,从新生儿(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后代)到成年人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生产的婴儿在产后48小时之内接注疫苗会使乙肝感染的可能性下降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