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与胃病有“暧昧”关系:乙肝病毒侵入人体胃部引起胃黏膜损害会导致肝源性胃病。
乙肝病毒是一种泛嗜性(广泛侵害性)病毒,除侵犯肝脏外,乙肝并发胃黏膜损害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且黏膜病变弥漫而广泛,以胃底、胃体部为主。肝源性胃病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主要表现为消化性溃疡病、胆汁返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等。
乙肝病毒造成胃黏膜损害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乙肝病毒存在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内,由于乙肝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细胞中沉积而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削弱和破坏了胃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
患乙肝后,胃酸形成的功能紊乱,导致胃酸过多,过多的胃酸会损害胃黏膜,胃酸过多与胃溃疡的发生相关。
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体免疫反应,导致胃黏膜损害。
肝功能受损后,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白蛋白的含量降低,这就减弱了对胃黏膜的修复能力。
药物刺激所引起。乙肝患者,特别是慢性乙肝患者需较长时间服药。病人求愈心切,往往服药种类过多,或几种药同时服下,忽视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有些药物本身就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特别是有些苦寒性中草药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有些慢性乙肝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使胃部血流缓慢,胃黏膜下瘀血,胃黏膜因缺血缺氧及营养障碍而致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