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应中国科协之约,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人工肝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教授,到会做了题为《科教兴国科普扶贫科学护肝——从我国病毒性肝炎现状看科协与科普工作在西部地区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的主题演讲。
段钟平指出,近年来,我国乙肝感染率下降“步履”缓慢:上世纪80年代感染率为9.7%,去年为8.2%,近20年仅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为什么肝病防治效果不尽人意?不少专家认为关键是科普宣传没有跟上,正确的信息没能让老百姓普遍知晓。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刚刚结束的大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百姓对病毒性肝炎知识的掌握仍然十分有限。诸如对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住院与门诊肝病患者能基本回答出来的不足35%,非肝病患者能回答的更低于20%。更有甚者,有1/3左右的人认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进餐容易传染乙肝,13%的人认为打乙型肝炎疫苗针不仅预防不了乙肝还可能“打出乙肝”!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调查同时表明,肝病患者得到的信息,90%来自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公共渠道,其中85%以上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发布的,这些信息多带有夸大、误导甚至欺骗成分。如号称短期内根治乙肝病毒大小三阳;自封为“基因高科技特效疗法”,或联合国、美国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果”;夸大乙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与日常接触传播的严重性。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正规医疗机构与国家主渠道的科学信息却比较微弱。正规的肝病机构宣传意识淡薄,正规专家多数日常工作繁忙,有限的学术与宣传活动多在专业圈子内进行,国家与各级政府组织的义务性宣传普及活动不够系统,阵势也不大,老百姓不容易听到“国家队”和“正规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