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将一年分为五季,在夏末秋初之间,划出一个“长夏”,时间具体指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4个节气。立秋后,气候还有“秋老虎”,此期被人们视为夏季延长期,故称长夏。湿,是长夏气候的特点,特别容易损伤人的脾胃功能、侵犯肌肤筋骨。中医五行理论认为,长夏季节的“湿”,与人体五脏中的“脾”相对应。因此,防病要提防“湿邪”入侵,长夏养生,注意除湿健脾。那么脾湿怎么调理?在了解脾湿怎么调理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脾湿有什么症状?
湿与脾
脾湿有什么症状?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不足,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就成了致病因素,变成“六邪”。六邪致病多与季节相关,长夏对应湿邪。湿气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最易伤脾土。
湿与脾的关系密切。脾是中医所讲的五脏之一,五行属土,脾土与长夏对应。运化食物和水液,是脾的重要功能。脾的特点是喜燥、恶湿,如果外在湿邪侵入人体,困遏脾气,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闷热天气,人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倦怠等症状,就是“湿困脾”导致的。反过来,如果脾气虚弱,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这是“脾生湿”。
脾湿有什么症状?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水湿痰饮是指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即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窜致全身不同部位,四季均可发病,且伤人缓慢、难以觉察,引起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头晕目眩等症状。由于它在临床上形成的病症繁多,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脾湿怎么调理——健脾养胃
《黄帝内经》曰:“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加之漫长的夏季对脾胃的损耗,人们仍需祛湿调养脾胃,以适应自然界由“长夏”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使气血随之收敛。改善增强胃肠功能,防止秋季病的侵袭,也为冬季贮存体能积储能量。
脾湿怎么调理?因此长夏季节需要健脾养胃,采用健脾养胃的中药益气健脾、和胃化积、理气除满。用于脾气亏虚、积滞内停所致的腹胀、痞满、乏力、纳差、面色萎黄、胃脘痛、嗳气、便溏、腹泻等。
在阴阳五行中,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而秋主肺,秋燥之邪易伤肺,所以秋天要养肺。但中医的养生原则是“虚则补其母”,所以要解决好肺脏问题就先要补好它的“母”脾胃。因此健脾养胃的调理项目也是为秋季养肺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