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和戊肝
我们通常称为急性肝炎,主要经粪口进行传播。通过消化道传染,与患者密切接触,共用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尤其海产品如:贝类、虾、蟹易受到病毒污染。如果水源被甲肝、戊肝病人的大便和其他排泄物污染,往往可以引起肝炎爆发流行。如88年的上海甲肝的流行,以致当时人们“谈肝色变”。
乙肝、丙肝、丁肝
我们通常称为慢性肝炎。(1)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分娩后传播。(2)血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仍剃须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3)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其生物周期的完成要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的帮助,因此丁型肝炎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乙肝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感染和引起疾病,由此,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以重叠感染或者同时感染的形式存在,其传播方式与乙型肝炎相似。
酒精性肝炎
经常大量饮酒而且醉酒的人,每次醉酒都是对肝脏的一次损伤。“酒精肝”早期虽然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有病理改变,发病前往往是以短期内大量饮酒为诱因,出现明显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严重时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和压痛,面色发灰,腹水浮肿及蜘蛛痣,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贫血以及肝功异常等等。
药物性肝炎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我们吃进体内的各种食物和药品,都要经过肝脏的分解和解毒后才能被人体利用,有些药物可以导致肝脏损伤,比如:异烟肼(雷米封)、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硝苯吡啶(心痛定)、阿米替林、胺碘酮、呋喃妥因(呋喃坦啶)以及中药等等。另外不同的服药方式,不规律的用药习惯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目前市场上“保健品”琳琅满目,人们对其需求带有盲目性,过多、过乱应用,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破坏,其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其发生可能是由环境、遗传、饮食和代谢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死因主要为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各器官恶性肿瘤和肝硬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据报道其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而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目前我国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第二大肝病,在医院收治的肝炎病人中最少年龄9岁,以肥胖儿童多见,可怕的是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性,没有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