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潜伏期多长”,是怎么传播的?专家讲解:急性、慢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和无症状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
健康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英文缩写成HCV),一般潜伏5-12周后发病。急性感染一般临床症状较轻或亚临床型,但此病常发展成慢性携带状态,约有40%-50%,表现为转氨酶持续升高,抗-HCV阳性,约10%-25%可发展成肝硬化。
有人通过人和动物实验证明,至少在发病前12天血液即有传染性,并可持续携带病毒6年以上,但粪便无传染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包括输血、血液制品、注射器污染、器官移植,其中以输血最为常见。此外,亦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能是从轻微破坏的皮肤或粘膜传播的)。
①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输血后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与献血员的HCV携带状态有关。美国与日本的献血员抗-HCV检出率为1.2%~1.4%,意大利为0.9%,德国为0.4%。我国曾对588名合格献血员进行抗-HCV检测,结果9.35%抗-HCV阳性,经PCR检查HCVRNA,说明抗-HCV阳性者大多具有感染性,此为HCV无症状携带者,具有高度传染危险性。
HCV经血液制品传播也屡见不鲜。国内外报道有因输注第Ⅷ因子、第Ⅸ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发生丙型肝炎者。
经常暴露血液者,如血友病患者,妇产科、外科医生、手术者,胸外手术体外循环病人,肾移植血液透析病人及肿瘤患者,均极易感染丙型肝炎。静脉毒瘾者亦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②性接触传播:研究发现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
③母婴传播:有学者研究认为母婴传播不如HBV多见,主要是家庭水平传播。
④日常生活接触:虽然经血传播是丙型肝炎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但至少15%~30%散发性丙型肝炎病人,无经血或肠道感染史。丙型肝炎病人的精液、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发现HCV RNA阳性。提示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可能传播HCV,但机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