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类型。
急性肝炎时因临床症状较轻,虽可有消化道症状,但往往被原发病如手术、血友病、肾功能不全等症状所掩盖,仅表现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有85%的急性丙型肝炎转为慢性肝炎,因此慢性丙型肝炎是最主要的类型,多数无症状,仅20%的患者出现轻度乏力、纳差等,仅少数可表现为重型肝炎及淤胆型肝炎。20~30%的慢性丙肝可发展成肝硬化,部分合并肝癌。
丙肝特征:
(1)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5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HBV感染。由丙型肝炎到肝细胞癌一般需20年以上。
(2)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
(3)30-39岁为高发病年龄。静脉吸毒、多次输血、血液透析者丙肝发病率高。
(4)丙肝临床表现与乙肝相似,但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更易慢性化。黄疸发生率低及ALT较乙肝为低,肝外表现也不多见。
(5)ALT峰值较甲型和乙型肝炎患者低,有三种类型:单相型、多峰型和双相型。单相型呈一过性升高,是急性自限制HCV感染,预后良好。多峰型是向慢性肝炎进展的表现。双相型是在病程初期ALT下降后又上升,病情加重,常伴黄疸。
(6)丙肝易与乙肝发生同时或重叠感染。这是由于乙、丙型肝炎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故乙、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叠感染者多,重叠感染者的预后较单纯的慢性乙或丙型肝炎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