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孙惠川
2008年港沪国际肝病会议(ILC 2008)期间,大会主席汤钊猷院士和日本外科学会主席Morito Monden教授共同主持了“中日论坛”,就预防肝癌治疗术后复发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现特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副教授就此次“中日论坛”的内容总结撰文,与读者分享。
在中日论坛上,来自中国及日本的多位学者围绕“肝癌治疗术后预防复发的治疗”进行报告和讨论,会议结束前,汤钊猷院士和Monden教授总结此次会议时指出,无论肝癌切除术还是肝移植,术后的肝癌复发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干扰素治疗已被许多医院公认为预防复发的治疗方案,而干扰素与化疗药物合用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新近出现的分子靶向药物在预防肝癌复发中的作用亦值得期待。
两位教授还一致认为,这种就一个具体议题设立的会议,有助于两国学者开展深入交流,并期待两国学者有更多的机会交流经验。
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复发治疗
根据对肝癌病灶的处理方式,分为可切除肝癌患者和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前者最有希望获得长期生存,其术后预防复发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尽管肝癌手术切除已成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仍高达40%~60%,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香港中文大学刘允怡院士介绍了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回顾了目前文献中已报告的各种措施,包括全身化疗、局部化疗栓塞、维甲酸治疗、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治疗、干扰素治疗等。
131I标记的碘化油治疗
刘允怡院士着重介绍了碘(131I)标记的碘化油治疗,认为此项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情况。在一项纳入43例肝癌患者的研究中,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21例在术后6周之内接受了131I标记的碘化油肝动脉灌注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无瘤生存期分别为57.2个月和13.6个月,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6%和46.3%。此研究结果也获得两个法国研究小组的支持。
干扰素治疗
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孙惠川等的一项研究纳入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36例患者,其中118例接受干扰素治疗以预防复发。结果显示,干扰素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分别为31.2个月和17.7个月,总体生存期分别为63.8个月和38.8个月。
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7个关于干扰素预防肝癌复发的临床随机试验组,均支持前述研究的结果。对于曾患乙型肝炎的肝癌患者,干扰素治疗主要是抑制残余肿瘤的生长,而对于曾患丙型肝炎的肝癌患者,干扰素治疗主要为减少肝癌再生。孙惠川副教授还介绍了干扰素治疗肝癌的一系列基础研究,提示肿瘤组织P48阳性的患者是接受干扰素治疗的适宜对象。
干扰素联合化疗药物治疗
日本德岛大学的Shimada等联合应用干扰素和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顺铂预防伴有肉眼癌栓的肝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结果显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3.5%和26.7%。尽管这项研究纳入的病例数有限(25例),但结果令人鼓舞。此项研究提示,干扰素和化疗药物合用对于较为晚期的肝癌术后复发,可能有更好的预防效果。
日本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的Hasegawa介绍了肝癌术后采用口服化疗药物预防复发的研究。结果再次证明,单纯口服全身化疗药物尿嘧啶替加氟,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是无效的。
肝移植术后的预防复发治疗
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术后的肝癌复发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肝癌肝移植指征的扩大,术后复发更为常见。
北京佑安医院李宁等采用自杀基因TK的基因疗法,治疗了23例超越“米兰标准”而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结果显示,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3.5%和69.6%,显著高于非基因疗法组(9.1%和19.9%)。这是国际上首次关于采用基因疗法治疗肝癌肝移植患者的报告。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卢宠茂等的研究显示,除了术后辅助治疗外,肝癌切除术中的一些技术也有助于减少肝癌复发,如减少出血和输血、减少对肿瘤的挤压和搬动等。此外,卢宠茂等的研究还提示术后干扰素治疗的效果可能与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载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