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慢性的、反复的肝脏炎症都可引起肝纤维化,而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治疗观念的转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通过治疗可以逆转肝纤维化病变,而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但是,2005年,Friedman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肝硬化也是可以逆转的。目前,学术界几乎一致认同的是,通过治疗,肝硬化病变可减轻。
根据已知的肝纤维化发病机制推断,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可能的方法有:① 消除原发病因,治疗原发病;② 抑制星状细胞的早期激活;③ 抑制已活化的星状细胞产生胶原;④ 促进星状细胞凋亡;⑤ 促进胶原的降解。从目前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来看,治疗原发病是最为可行的措施,其他方法还主要停留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病因学诊断是治疗的前提
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行病因诊断,是给予有效治疗的前提。
目前在我国,肝硬化的病因仍主要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他非病毒因素所引起的肝硬化正在逐渐增多。对所有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均应根据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清病毒学、生化学、免疫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尽可能做出病因学诊断,根据诊断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针对致病因子,治疗原发病是肝纤维化治疗的基础。以乙型肝炎肝硬化为例,临床研究显示,患者接受干扰素α(IFNα)或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的抗病毒治疗,不仅肝脏炎症坏死有所减轻,而且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病变缓解,疾病进展得到延缓。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肝纤维化,逆转或减轻早期肝硬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克服耐药,以取得持久病毒学应答或维持应答,从而提高抗纤维化疗效。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很多种药物用来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一些药物经对照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并已
应用于临床治疗,但更多的药物需要科学、严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治疗各种并发症仍是肝硬化治疗的重要方面,且应进行至少每6个月一次的肝脏B超检查及血清甲胎蛋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