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作用于纤维化过程部位的不同,抗肝纤维化药物大致可分为:
①细胞保护类;
②星状细胞活化抑制剂;
③中和细胞因子活性类;
④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及分泌类;
⑤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类;
⑥基因治疗等。有关这方面研究虽然颇多,但大都处于实验阶段。
推广应用于临床者尚少,有的不良反应亦较大。
1、细胞保护类: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保护肝细胞,阻止其凋亡。研究证实熊去氧胆酸(UDCA)对 原发性胆汁性肝纤维化有效。二甲基前列腺素E2(DMPGE2)及前列腺素E类似的依尼前列腺素对多种毒性因子引起的肝损害均有细胞保护作用,能抑制肝纤维化大鼠的胶原基因表达,减少内胶原沉积,对培养的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亦有抑制作用。有的报道用一恩前列腺素(enprostil)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亦有显著改善。
2、星状细胞抑制剂:星状细胞活化抑制剂的研究近年甚为关注,其中首推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能诱导多种抗病毒蛋白产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强NK细胞活性。目前认为α和γ-干扰素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其抗纤维化的机制主要为阻止星状细胞的增生和活化,减少Ⅰ、Ⅲ型胶原成分的mRNA转录,从而减少ECM成分的表达。临床上
应用,干扰素的抗肝纤维化疗效,多见于呈应答反应者,提示干扰素可能具有特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3、中和细胞团子活性类:这方面研究尚在动物实验阶段、易状细胞活化后可分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二者反过来又可促进星状细胞的增生,形成一个细胞因子自分泌放大环。PDGF和DGF-β是星状细胞活化及产生ECM的主要细胞因子。因此设想,中和两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抗纤维化疗法。目前已有DGF-β抗体在实验性肾纤维化
应用获得疗效的报道,但在抗纤维化上尚未见有类似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这方面研究尚局限于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阶段,有待继续研究。
4、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及分泌类:
(1)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脯氨酸羟化酶竞争性抑制物可抑制脯氨酸的羟化反应,减少前胶原三股螺旋a肽链的稳定性。
(2)山黧豆素:本药含有是肝脏赖氨酸羟化酶的强烈抑制物,因此可以阻止胶原纤维的架桥联接。目前此药尚未
应用于临床。
(3)秋水仙碱:唯一较早用于抗肝纤维化的药物,认为它是一种抗微管药物,能抑制前胶原在微管中聚合和分泌。它还有抑制脯氨酸掺入,促进细胞内前胶原降解,抑制细胞分裂等作用。对治疗组中30例进行肝组织学活检,其中9例好转。但以后的研究未能证实和重复这一结果,使此药
应用大为受限。
5、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类:主要指具有胶原酶活性或促进胶原酶活性类药物。这是基于促进胶原降解便有可能逆转已形成的肝纤维化可能的原理,而开发促进胶原酶活性的药物。目前方面开发的药物有佛波醇脂、细胞松弛素B、PDGF、肿瘤坏死因子都可以增加或促进胶原酶的产生和合成,但临床
应用者尚不多。
6、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为近年来开始研究。有报道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A,以泛酸粘蛋白多赖氨酸(ASORPL)为载体,导向作用于3-T-3ASGR细胞。可见ASOE及ASOC能分别抑制Ⅰ型前胶原mRNA大部分,这是基因治疗抗纤维化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