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在美国,药物性肝炎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
而在我国,随着药物种类不断增多、新药的广泛使用,药物导致肝脏损害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药物性肝病容易被人忽视,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易伤肝的药:抗菌药和解热镇痛药
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相当广泛。“甚至可以说,只要是药,都可能对肝脏有影响。”肖永红说。其中,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以及解热镇痛类药物,如扑热息痛等,伤肝最厉害。“这是由药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在代谢过程中,上述药物的化学成分会对肝脏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例如抗结核药及其代谢产物对大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会干扰或破坏这些大分子,如DNA与RNA的正常代谢,从而引起肝损伤。”
总的来说,容易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解热镇痛药、抗菌药物、降糖类、内分泌系统用药(如女性口服避孕药、甲睾酮、蛋白同化激素、甲状腺药物等)、抗肿瘤药(如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等)、精神类疾病用药(如氯丙嗪、安定等)、麻醉药。还有些中草药,如黄药子、麻黄、关木通、鱼胆、小柴胡汤等,也较容易伤肝。
最伤肝的用法:联合用药
肖永红认为,每种药物损害肝脏的具体部位和机制不同,如果两种药物同时作用,那肝脏根本难于抵挡“双重打击”,损伤的几率自然更大。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感冒药的重复使用。包括中成药在内的不少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一化学成分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如果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在不知不觉中摄入对乙酰氨基酚的总量就会大大超标。“又或者有些结核患者感冒了,如果随意使用解热镇痛药,无疑是给脆弱的肝脏再加上新的负担。”
最易受伤的人:嗜酒者
有两类人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发人群。一是特异性体质者,这类人对药物很敏感,别人服用正常剂量都没有问题,他们可能用小剂量就有危险。二是嗜酒者。如果说前一类人是体质决定,个人没有选择的权利,那后一类人则完全是咎由自取。“最伤肝的饮料就是酒精。理论上说,长期大量饮酒者,肝脏百分之百会受伤。这些人服用任何药物,都只会让肝脏雪上加霜。现在虽然有一些疗效不错的保肝药,但毕竟不是灵丹妙药,而且它们本身也是药,所以不建议长期服用。”
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是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关键办法。对药物过敏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就诊时应把自己的过敏史和肝功能受损的病情告诉医生,以便酌情选药、延长用药间隔,或选用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加量或换药。还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监测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用与之有关或可疑的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在几天内病情是否得到了改善。这类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维生素,想办法加速药物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