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治疗主要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进行病因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有效治疗脂肪肝的药物,所以希望脂肪肝患者“一要管住嘴,二要多动腿”,早日恢复健康。
■误区一:治疗脂肪肝主要靠降脂药
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是降血脂药物对促进肝内脂肪代谢、加速肝内脂肪转运,仅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脂肪化的肝脏对降血脂药物的耐受性下降,服用不当还可增加胃肠道和肝脏的负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氯贝丁酯、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吉菲贝特、烟酸等降血脂药对肝功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更不适于脂肪肝患者服用。因此,脂肪肝不伴有高脂血症,就不主张服用降血脂药物。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确需服用降血脂药也需适当减量和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合用保肝药物。
■误区二:身体不胖就不会患脂肪肝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除了肥胖、高脂血症和营养过剩外,还可由酗酒、Ⅱ型糖尿病、慢性肝炎、必需氨基酸缺乏症、部分药物不良反应等病因引起。所以,不仅胖人可患脂肪肝,瘦人也可患脂肪肝。例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蛋白质的生成,机体动员体内贮存的脂肪分解、游离、释放,致使脂蛋白转运沉积于肝内,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又如长期大量饮酒后,乙醇可影响肝细胞中的酶系统、使游离脂肪酸增高、降低肝脏脂肪的分解和外运、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从而加速脂肪肝的发生与发展。还有的患者长期服用硫氮卓酮、胺碘酮、他莫昔芬、激素等药品也可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淤积。所以每年参加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应当每年查一次肝功,做一次腹部B超检查,以利于脂肪肝的诊断和临床观察。
■误区三:患脂肪肝后很难治愈
大多数轻度或中度单纯性脂肪肝是疾病的早期阶段,也是治疗脂肪肝的最佳时期,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酒精性脂肪肝尽早戒酒、药物性脂肪肝及时更换药品、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补充蛋白质后都可好转。脂肪肝即使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经过积极治疗后,肝脏病变仍有可能得到逆转。
■误区四:没有自觉症状就不用治疗
少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乏力、腹胀、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但大多数脂肪肝患者不出现肝病的自觉症状,甚至发展成脂肪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还未出现明显症状。但是认为脂肪肝是良性疾病,没有不适症状就不用治疗的认识十分危险。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许多物质都要在肝脏内进行合成、分解和转运,脂肪堆积必定影响肝脏的功能。如果不积极防治,约有30%的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或肝纤维化,如果再不注意控制饮酒,2%~5%的患者可能转变为肝硬化。少数脂肪肝患者还可出现肝功能失代偿、门脉高压等表现,甚至因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
■误区五:患脂肪肝就必须吃素
近年来发现脂肪肝多与进食有关,如摄取过多的脂肪、胆固醇、甜食、长期饮酒等,因此患者应当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忌食肥肉、肉皮、鱼子、油炸食品、动物油和内脏。但是患脂肪肝并非必须吃素,因为长期吃素可导致人体蛋白质缺乏,反而可引起必需氨基酸缺乏性脂肪肝。脂肪肝患者可以适当食用鱼、虾、鸡肉、瘦肉、脱脂奶等,应当多吃豆制品、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肝细胞修复,纤维素可加速胆固醇的吸收和排泄。特别是大蒜、洋葱、香菇、黑木耳、海带、山楂、绿豆等食品的降脂作用更明显。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类,根据脂肪含量的多少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程度:轻度脂肪肝含脂量占肝重的5%~10%,中度占10%~25%,重度占25%~50%。据中国脂肪肝防治网第三届学术交流会统计,北京地区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3.7%,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职业经理人、高级知识分子、出租车司机等人群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5%。其中部分患者对脂肪肝的认识尚存在一些误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