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脂肪大肝细胞内异常积累的病理状态。这种病理状态是肝脏对各种损伤产生的最常见反应。
·脂肪肝的主要病因
脂肪肝多发于以下几种人:肥胖者、过量饮酒者、高脂饮食者、少动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内分泌患者。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具有隐蔽性,容易被患者忽视。有的仅有疲乏感或表现为食欲好、喜油腻、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中重度脂肪肝症状较明显,表现为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中上腹或右上腹隐痛,饭后或运动时尤为明显。当胆内脂肪堆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脂肪囊泡破裂时,脂肪颗粒进入血液也可引起脑、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长期脂肪肝者,常合并肝纤维化和隐蔽性肝硬化。
·脂肪肝的病理进程及危险性
脂肪肝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患者多于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主要表现为肝脂肪变性,无纤维化,肝功能大致正常,呈“临床非进展性脂肪肝”。这是脂肪肝防治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危险阶段。早期脂肪肝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正常。但若任其发展,随着组织学病理进程,肝细胞在脂质的长期浸润下会逐渐变性、坏死,早期轻度脂肪肝会逐步转化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脏正常代谢功能下降甚至丧失。此时即使积极治疗也难使肝脏病理学改变恢复正常。因此,脂肪肝的危险性不仅仅在于其后期对生命健康的巨大危害,更在于其前期无症状的隐蔽性。近年来,随着中国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多的显现。一项针对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显示,约1/4的脂肪肝患者已经并存肝纤维化,1.5%—8.0%的患者发生肝硬化。目前脂肪肝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质在脂肪肝发展为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脂肪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脂肪肝与肝纤维和肝硬化常常先后发生或合并存在。临床上,无论是那一种脂肪肝均可诱发肝纤维化,并且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在脂肪肝发展为肝纤维化的进程中,肝内脂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提示,高脂饮食导致人体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多可激活纤维样细胞,诱发肝纤维化。此外,由于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使肝细胞过量摄取有很强细胞毒性的游离脂肪酸(FFA)不仅损伤肝细胞膜,而且加速甘油三酯等脂质在肝细胞内的合成与堆积,使被脂肪过度浸润的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启动肝纤维化的进程,久而久之,将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
·检查出脂肪肝应及时防治
检查出脂肪肝、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调查中,发现许多患者在早期其实已经检查出是脂肪肝,但当时他们认为脂肪肝不是什么大病,不用治。少数患者也曾努力在生活中减少高脂饮食,多运动,少饮酒。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长期坚持,不久就故态复萌。确实,我国特殊的国情导致长期以来缺乏针对脂肪肝的健康教育,再加上一些过去脂肪肝发病率极低的困难年代形成的脂肪肝不用治的旧观念影响,使许多患者对脂肪肝中后期的危害没有充分认识,一些患者有一定的健康知识,但在紧张繁忙的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无法坚持做到。所以对脂肪肝实际上是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直到肝痛、肝功能异常、乏力、恶心、阳痿、闭经等症状出现了,甚至已发展成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才引起他们的重视,这是很令人遗憾的。由于脂肪肝是一种可预防同时又具有隐蔽危险性的疾病。所以应多加强肝脏健康教育,使人们对脂肪肝疾病有科学的认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检查出脂肪肝则应及时进行早期防治,不要因自我感觉无所谓而延误病情。
·脂肪肝的防治措施
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少饮酒,注意饮食结构;
坚持必要的运动锻炼,维持理想体重;
保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尽量减少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定期肝功能及B超检查;
发现脂肪肝,即使没有症状、肝功能暂时正常,也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