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时下最热门的健康问题,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嗜酒或营养过剩等因素有关。但是,你知道药物与脂肪肝也有关联吗?
研究发现:目前已经得知大约几十种药物由于诱导了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的β-氧化被抑制,或通过耗竭辅酶A等可引起严重的小泡型脂肪肝。这些药物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要,如阿司匹林,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抗病毒药物干扰素,以及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引起的脂肪肝是药物性肝损害的一部分,由于没有特异性的试验室检查证实,其诊断主要由有经验的医生询问用药史,药物与肝病出现的关系。所以,一旦发现脂肪肝而且认为可能与药物有关时,应该认真向医生讲述与用药有关的发病过程,以便医生识别出特异的肝毒性危险因子和药物高敏性的全身特征,如发热,皮疹,黏膜炎,嗜酸粒细胞增多,骨髓抑制等有助于诊断。一般药物性肝损伤的潜伏期为2-8周,停药后几天或几周肝毒性有可能改善。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首先终止可疑药物的使用,同时加用抗炎和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的药物,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
由于药物性脂肪肝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故预防和早期发现十分重要。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特别是不能解释的发热,皮疹,恶心等临床症状时,及时检查肝功能,发现异常应即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