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误以为是慢性乙肝病人 ,而慢性乙肝病人把‘转阴’作为追求的目标 ,这是不科学的。”解放军 302医院感染六科副主任医师李捍卫说 ,一般来说 ,对表面抗原阳性的人 ,如果症状不明显 ,化验肝功能正常 ,医学上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这样的人不一定都是肝炎 ,不必要恐慌 ,可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就可以了。
乙肝病毒如何感染
李捍卫告诉笔者 ,要避免和减少乙肝病毒传播的机会 ,首先要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 ,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注射。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共有 5条 :一是血液传播 ,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等 ;二是生活上的密切接触 ,如共用一个饭盒、牙刷、毛巾、剃须刀等 ,但前提是有皮肤粘膜的破损 ;三是性传播 ,唾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四是母婴垂直传播 ;五是医源性传播 ,如使用不洁注射器、消毒不严格的内窥镜以及不卫生的修牙、补牙等。
乙肝病毒家庭聚集现象比较常见 ,亲属之间容易相互传染。促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的因素有三个 :家庭成员本身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低下 ;密切接触 ;母婴垂直传播机会多。至于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 ,大部分只是体内残留病毒 ,而且复制不活跃 ,经临床做肝穿证实 ,对肝脏损害较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绝大部分没有症状 ,少数人会有疲乏的感觉 ,休息之后即可消失。”李捍卫说 ,“60%— 7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过各种查体发现的。”
在体检时 ,一旦查出携带乙肝病毒 ,应该到正规的传染病医院、肝病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医生首先是问 ,然后是查。问的内容包括 :是否有经常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尿黄、面色暗等症状 ?是否有家庭聚集现象 ?是否有与乙肝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是否服用过一些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可能还要询问有无饮酒史。查的内容包括 :1.体征 :是否有面色晦暗 ,肝掌、蜘蛛痣、颜面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巩膜黄染 ,肝脏、脾脏肿大情况、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浮肿等表现 ;2.血清学的检查 :肝功、乙肝病毒标志物 ,看病毒活跃的程度如何。 3.影像学 (B超、CT)的检查。通过“问”和“查”后 ,再进行综合判断。对一些难以判断的 ,必要时还要做肝穿病理检查。通常携带乙肝病毒是不是肝炎 ,通过肝穿就可以确定 ,这通常是作为“金标准”。
对携带乙肝病毒且没有任何症状者 ,李捍卫认为 ,第一 ,要进行动态观察。每隔 3- 6个月到医院检查一下 ;第二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肝脏有害的习惯要改变 ,比如饮酒、吸烟等 ;第三 ,自己心理上不要有压力 ,应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第四 ,患其它疾病就诊时 ,要向医生通报自己的情况 ,告诉医生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样 ,医生在用药时会考虑药物是否对肝脏有损害。
“转阴”不要作为目标据统计 ,一般乙肝病毒标志物 (俗称两对半)是“大三阳”者 ,经肝穿证实约有 30%—5 0%是肝炎患者 ,而且男性多于女性。乙肝的病情演变规律是 ,经过 30到 40年时间 ,没有其他夹杂因素的话 ,发展为肝硬化。
“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 ,“小三阳”病毒复制弱 ,病毒基本上复制不活跃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大三阳”病情重 ,“小三阳”病情轻。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要看以下三种情况 :
1.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 ,其乙肝病毒DNA仍然呈阳性 ,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 ,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 ,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 ,应加以注意。
2.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 ,如果肝功能正常 ,又没有明显的症状 ,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 ,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 ,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无力清除病毒 ,乙肝病毒容易与其长期共处 ,而成为慢性携带者的。
3.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 ,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 ,或有临床症状、体征的 ,如肝脾肿大等 ,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 ,需要积极治疗。
医学研究证明 ,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 ,每年有 5 %— 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这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 ,都是一种病毒得到清除的机会。因此 ,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也不要把“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
不要单纯依赖药物
慢性乙肝的发展分为三步 :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没有出现第二、三种情况下 ,绝大部分都能治好。临床症状消失 ,体征消失 ,肝功恢复正常。一般来说 ,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很少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李捍卫说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 ,要看病毒复制是否活跃。如果病毒复制活跃 ,可以考虑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 ,比较好的抗病毒药物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可以达到 30%— 40%。被医学界公认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如贺普丁、苦参素等为数不多的几种。其中贺普丁是惟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DA)批准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 ,它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有效率可以达到 85%— 9 0%,“大三阳”e抗原阳性的阴转率占 10%— 20%左右 ,自 2000年以来 ,该药一直被列在《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
但专家同时指出 ,乙肝病毒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医学界对复制环节的了解还不够。李捍卫认为 ,凡肝功能正常者 ,一般不要轻易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因为抗病毒药物本身并不是非常特效。
慢性乙肝转阴 60%以上目前做不到现在 ,不少医疗广告上说 ,某某药能够使澳抗转阴 ,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中国传染病协会副主任徐道振教授指出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也就是所谓澳抗阳性 ,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不用治疗 , 9 0%自己就转阴了。另外 10%转成慢性 ,这些人要转成阴性基本不可能。这里面 100个人中能有两个会自己转阴。通过治疗转阴的很难超过 10%。现在外面许多广告和文章自吹自擂 ,说能够把表面抗原转阴 60%到 70%,这是骗人的 ,混淆急性和慢性 ,蒙骗外行。你说的转阴率到底是指急性的还是慢性的 ?急性的不用治绝大多数能转阴 ,慢性的像广告上说的转阴 60%以上 ,绝对不可能 ,如果你能够转阴 20%,那全世界都得轰动 ,如果你转阴 50%,那肯定能得诺贝尔奖。解放军 302医院感染六科副主任医师李捍卫认为 ,对于乙肝病毒来说 ,至今人类还没有一种非常特效的抗病毒药。但是可以有效预防 ,如乙肝疫苗注射 ,高危人群必要时 ,可用抗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很多小门诊的宣传中把偶然一例自然阴转病人夸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