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一组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是糖蛋白),主要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由Issacs和Lindenmann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并命名,具有广谱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重组技术及聚乙二醇技术拓展了干扰素的应用范围,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一些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多发性硬化症、慢性乙肝肝炎、丙型肝炎等,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临床研究发现,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极度疲劳感、抑郁、易怒、失眠、食欲不振和虚弱无力等症状,甚至产生自杀倾向,这些不良反应与重度抑郁症(major dep ressive disorder,MDD)的表现类似。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有多达60%的病人出现抑郁症状,慢性丙肝患者在用干扰素-α治疗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6%~48%不等,有30% 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肝病人出现MDD。不过,停药后这些症状可以缓解,且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使干扰素所致抑郁症的风险降低。
干扰素-α所致抑郁症倾向于发生在女性患者以及Beck抑郁症量表(美国心理学家Beck A T于1967年编制)所测分值较高的患者中。此外,有抑郁症家族史以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后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慢性丙肝患者及使用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患者也较易出现抑郁症状,而且患者在使用干扰素-α治疗前,若免疫系统处于激活状态,如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 sIL-2R)及IL-6水平升高,也会增加继发性MDD的发生率。尽管如此,目前对于患者在干扰素-α治疗前具有的抑郁症前兆或倾向和治疗后致抑郁症发生之间的联系尚无系统的研究结果与可靠的证据。
目前的研究提示,干扰素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潜在机制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 1)干扰体内色氨酸代谢; 2)改变脑内5-羟色胺(5-HT) 、去甲肾上腺素(NE)及受体的水平; 3)影响体内神经毒性代谢产物的水平;4)影响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 5)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功能。
由于干扰素会导致其使用者发生抑郁症,较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倾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干扰素所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如影响色氨酸代谢、5-HT系统和HPA功能紊乱、影响神经毒性代谢产物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网络功能等,但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其临床发病特点(一般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2~12周内出现抑郁症状) ,可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通过问诊及抑郁症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便建立个体化的抗抑郁给药方案从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大多通过合并使用SSR Is(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补充剂,对干扰素所致抑郁症进行预防和治疗。